“擎天大樓好空氣,中央酒樓好架勢”,上世紀二三十年代,汕頭埠流傳著這么一句耳熟能詳的順口溜,描述的是汕頭埠鼎盛時期的酒樓特色,繁華與熱鬧隨著時間流逝不復存在,但是建筑會說話,近百年過去,我們仍然可以從斑駁的老建筑身上,聽它講述過往。
小公園人文歷史,今天我們就先開啟汕頭大廈的大門,看看百年前的“汕頭埠CBD”是如何布置的。
汕頭大廈始建于1933年,位于老市區(qū)永平路11號,是當時汕頭商埠最高的標志性建筑,因此取名為擎天酒樓,后改為“新永平酒樓”區(qū)別于永平樓口的“老永平酒樓”,解放后更名為汕頭大廈,直到改革開放前仍然是汕頭最高樓房。
汕頭大廈舊時為汕頭埠最高檔酒樓之一,矗立于一片騎樓中間,樓體為鋼筋砼雙向多夸框架結構,配置有進口英式電梯的八層建筑,中西合璧的民國建筑風格及內部奢華的布置,乃老汕頭繁華時代的象征。
大樓立面對稱,入口處為兩層通高拱門,門框飾彩色燈飾。建筑外立面注重鐵門、鐵窗和鐵欄桿等鐵構件的應用,二至六層均有陽臺出挑,七八層沿街面后退,為潮汕地區(qū)歐陸風格公共建筑的代表。
站在今天回看歷史,不得不驚嘆百年前潮商超前的眼光,敢想敢做,對于酒店經營及管理有一整套完整的、系統的理念。汕頭大廈其經營范圍相當于現代酒店,集餐飲、住宿、娛樂于一身。當時最突出的是其布置十分奢華,除進口電梯之外,還有進口燈飾、象牙筷、玻璃器皿、銅轉爐,房間里擺設均為酸枝桌椅。作為酒樓,汕頭大廈將餐飲置于首位,并請到“一代潮菜宗師”許香童坐鎮(zhèn),吸引了眾多食客,其中也包括許多達官顯貴,一時間聲名鵲起,也被業(yè)界譽為 “粵東地區(qū)餐飲業(yè)代表”。在人才管理方面,汕頭大廈管理者為穩(wěn)定員工隊伍,為員工蓋了五座三層樓的樓房作為宿舍,名為“永平里”,這一舉措放在舊社會是非常大膽又罕見的,也因為這一福利,很多老員工幾十年如一日,一直用心服務于酒樓的發(fā)展。
百歲擎天大樓,見證了汕頭埠小公園片區(qū)的榮光與落寞,定格歷史,搜索記憶,用新時代的視角重新打開汕頭大廈的大門,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呢?
經過幾次修繕加固,汕頭大廈外立面的墻體、欄桿等都已改造完成。2021年,電影《暴風》劇組在小公園開機,汕頭大廈和永平酒樓是拍攝的主要置景場地,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(qū)運營管理單位汕頭市旅游投資有限公司,特地爭取保留電影拍攝的置景,并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,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來參觀,也成為拍攝婚紗、攝影作品、市民打卡的一個熱點。
舊時老建筑,加上民國風情的裝點修飾,又仿佛把我們帶回那個車水馬龍、人來人往的年代。但是這一陣熱風吹過之后,汕頭大廈仍然無法重新回到之前的輝煌,卻更像一個遲暮的老人,在熱鬧的街巷當中,等待著下一個人的光臨。美國建筑學家伊利爾·沙里寧曾說:“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,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。讓我看看你的城市建筑,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。”如果說城市建筑是書里的文字,那么,地標建筑就是這本書的封面。汕頭大廈作為舊時的地標,以及周邊舊城建筑所代表的,是汕頭作為中國早期開埠城市之一的中西文化交融和商業(yè)文化發(fā)達的精神風貌,是汕頭近百年來在文化上的追求和當下進一步發(fā)展的文化基石。藝術、文化、記憶、歷史對于人們來說,意味著什么?如何讓這些有價值的舊建筑發(fā)揮其價值,讓它們在發(fā)揮作用的同時理所應當地得到保護,這是一個長期的課題。
(部分材料來源:黃顯《汕頭市老市區(qū)沿街建筑現狀調查 ——基于汕頭市金平區(qū)“小公園”片區(qū)的調查研究》)